糖尿病是一種常見但複雜的慢性疾病,與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透過了解糖尿病的本質、診斷方法、分類、成因、症狀及可能的併發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和管理這種疾病。

甚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系統性代謝疾病,與胰島素的功能及分泌異常有關。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分泌的激素,負責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為身體提供能量。當胰島素功能不足或分泌異常時,血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導致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形成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當血糖水平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胰島功能通常已下降至正常人的一半左右。因此,糖尿病的本質是胰島素功能的問題,而血糖只是反映胰島素功能的一個指標。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血糖檢測結果以及是否出現典型的高血糖症狀。以下是診斷糖尿病的常見標準: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 兩小時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 > 11.0 mmol/L
- 糖化血色素 (HbA1c) > 6.5%
如果同時出現口渴、尿頻、體重下降等典型高血糖症狀,則更能支持糖尿病的診斷。
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導致絕對胰島素缺乏。
- 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相對胰島素缺乏。香港約九成糖尿病患者屬於此類型。
- 妊娠性糖尿病:懷孕期間出現的糖尿病。
- 其他類型糖尿病:包括胰臟疾病、其他內分泌疾病及基因性疾病等。

糖尿病的成因
糖尿病的發生與多種先天及後天因素有關,尤其是第2型糖尿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風險因素:
- 先天因素:家族遺傳是重要的風險因素。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糖尿病,子女的患病風險約為40%;若父母雙方均有糖尿病,風險則高達70%。
- 後天因素:包括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症 (PCOS)、肥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等。
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的症狀因人而異,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高血糖徵狀:
- 口渴
- 尿頻
- 體重下降
- 視力模糊
- 傷口癒合緩慢
然而,大多數早期糖尿病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定期檢查血糖尤為重要。
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若未能有效控制,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主要包括:
- 血管病變
– 大血管病變:如冠心病、中風等。
– 小血管病變:如糖尿視網膜病變(糖尿上眼)、糖尿腎病及糖尿足等。 - 代謝問題
– 高血壓、高血脂
– 脂肪肝、肥胖
結論
糖尿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和管理的疾病。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定期檢查,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風險,並改善生活質量。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糖尿病,並激勵更多人關注自己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