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運動
尿病患者進行運動對於控制血糖水平、增強體力及改善整體健康都有顯著的好處。以下是關於糖尿病患者運動的幾個要點。
一、運動的好處
- 降低血糖:運動能幫助身體更有效地使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
- 改善心血管健康:規律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體重管理:運動可以促進熱量消耗,幫助維持健康的體重,這對糖尿病控制至關重要。
- 增強肌肉和靈活性: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可以改善日常活動能力,減少受傷風險。
- 心理健康:運動可以減輕焦慮和抑鬱,提升心理健康。
二、運動的原則
- 選擇適合的運動:應根據自身的體能和喜好選擇運動,如快走、游泳、瑜伽等。
- 制定計劃: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是推薦的目標,並可分為多次進行。
- 逐步增加強度:若之前運動量較少,應逐漸增加運動強度與時間,以避免受傷。
- 結合有氧與力量訓練: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的結合能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益處。
三、運動時應注意事項
- 監測血糖:運動前後應檢查血糖,確保在安全範圍內,避免低血糖發生。
- 適當水分補充:運動過程中需保持充足的水分,以防脫水。
- 穿著合適的鞋子和衣物:選擇舒適且適合運動的鞋子,以降低受傷風險。
- 避免極端天氣:在高溫或低溫的環境中運動時要特別小心,必要時選擇室內運動。
- 聆聽身體信號: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求醫療建議。
通過合理的運動計劃,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升生活品質。
開始執行運動計畫時,可與醫師或醫療團隊討論,選擇適合病情的運動,應考慮運動種類、時間、次數及強度等,並配合生活作息,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漸進式地開始執行,將其融入生活中。
運動的種類
以有氧運動最佳,可選擇中等強度耐力的運動,如健走、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太極拳、外丹功、體操等,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每星期再配合1-3次的阻力運動,如舉啞鈴、仰臥 起坐、阻力棒等,以增加肌耐力。
時間及次數
- 最好在餐後1-2小時。
- 對控制糖尿病及維持體能有幫助,以每週至少 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尤佳。但若要達到減 重及維持體重不回升,則需每星期達到300分 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強度
以心臟能夠負荷的程度為原則,中等強度運 動時,心跳速率達到其最高心跳速率的60至 85%。
中等強度運動
A. 最高心跳速率範圍 =(220-年齡)×(60〜85%)
B. 說話測試
輕度:還能唱歌或吹口哨。
中度:能說話但不能唱歌。
重度:喘到無法說話。
C. 感覺盡力程度評級表
3 糖尿病人的運動
運動時應注意事項
- 運動須穿著適當的服裝與鞋襪和其它保護物,絕對不可赤腳運動。
-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避免單獨一個 人運動。
- 運動前和運動後應做適當的暖身和徐緩的運動;運動強度要慢慢地增加;晨起運動者,即 使習慣空腹運動者,仍建議先進食部分食物,
- 運動後再補充另一部份的早餐;並應監測血糖,注意起床後是否有低血糖的現象。
- 隨身攜帶葡萄糖粉(漿)、含糖果汁、餅乾等,萬一發生低血糖時,可以立即食用。
- 血糖控制不良者,如第1型糖尿病人血糖值超過13.9mmol/L 且有尿酮或血糖超過16.6mmol/L;第2型糖尿病人血糖值超過16.6mmol/L,或常發生低血糖或生病時,皆不宜運動。
- 在極端溫度(高溫、極冷)、天候不良和視線不佳時,不宜做室外運動














